如何分龄补足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个常常被我们提及的字眼。现在的很多父母都知道从小培养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性。但对于具体如何培养,不少父母又感到很迷茫。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常常会有以下问题:
要么非常粘人,要么太过独立;
过度追求完美,不能接受失败;
特别乖巧,很小就会察言观色,讨好大人;
在社交过程中,胆小退缩,对小朋友多是防备的态度;
非常在乎他人的认可与评价,失去外界反馈就会变得悲观消极;
孩子攻击性很强,爱打人,外表看起来“强悍”,内心却很脆弱。
这些问题总让父母们烦恼不已,如果仅从管教方式上入手,问题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需要我们深入到问题的根源——孩子安全感的匮乏,这个点上来做工作。
安全感看不见摸不着,似乎很抽象。它到底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
安全感,指的是一个人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它最初来源于孩子与养育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能带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作为父母,我们怎样在日常养育的细节中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呢?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0-1岁,关键词:养育时的敏感性,以及与孩子同步互动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发展的课题是要个体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婴儿初生,如果受到父母或其他看护人的良好照顾,尤其是母亲,如能够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并且这种慈爱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婴儿就会觉得舒适与满足,就会产生最初的安全感,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
也就是说,每个人最初的安全感来自于照顾性的环境,这个环境中温度适宜,有一个稳定的照料者,通常是妈妈。妈妈如果能在孩子哭的时候,给予他关心与安慰;在他饿的时候,给他喂食;为他定期的清洗,给予温暖的拥抱。这样的回应,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内心踏实。
经由妈妈,孩子从而爱上整个世界。他打心底从回应中接受到这样的信息——我是值得被爱的。
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几个月,妈妈在养育中对孩子的需求保持敏感性,能够与孩子同步互动是陪养孩子安全感的关键。
新手妈妈首先需要学会的就是去观察孩子,判断孩子的需求,跟随母性,积累自己的经验。
在孩子大哭时,学会去分辨孩子是饿了,渴了还是困了、拉了?
给孩子洗澡、换尿布时,孩子喜欢如何被对待?
根据孩子的情绪,来识别周遭的环境,孩子是否适应与喜欢。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与孩子同步互动。在孩子状态激昂的时候,热情地回应他;在孩子有些疲惫的时候,安静地呼应他。
这样的“同频共振”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稳定与安全。
1-3岁,关键词:确定感与可控感
孩子一岁以后,就逐渐产生自我意识的萌芽。这时候,孩子对于养育者照料的需求逐渐减少。他更需要体会到确定感与可控感,当这两个需求被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就会更充足。
所谓的确定感,主要来源于稳定的生活环境,这包括固定的照料人,养育者稳定的情绪,以及家庭稳定的生活节奏与作息,确定的界限等等。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有相对固定的照料人,与孩子分开时说明清楚
孩子需要相对固定的照料人,此外,孩子在这个阶段,会产生很强的分离焦虑,孩子的主要依恋对象(一般来说是妈妈)在与孩子分开的时候,一定要与孩子打招呼并说明原因。比如,“妈妈要去上班啦!下午就会回来看宝宝!”如果孩子因此大哭大闹,妈妈可以安抚一会儿,然后再和孩子说再见!
这样的方式,相比于悄悄离开,虽然会激起孩子更强烈的情绪反应,但却能让孩子有更好的确定感,内心更踏实!
2.主要照料人要有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
1岁以后的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常常会和父母拗着来。这时候,又加之平时要各种满足孩子的需求,父母们想保持情绪的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想要保持好的情绪状态,父母们一方面要更关注自己的身心,尽量不要太疲劳;另一方面,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多去思考,孩子此时的需求是什么,如果这个方式不能满足他,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这样的思考方式,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
3.生活作息有规律,让孩子提前知晓安排
在这个阶段,还是要尽量保持孩子生活作息的规律,如果有变动,不管孩子能否听明白,都最好向孩子提前说明,比如,今天上午,我们需要先做什么,再去哪里,然后干什么;在孩子去陌生的环境之前,我们也可以提前向孩子描述,比如,今天妈妈要带你去阿姨家做客,那里会有很多的小朋友,你们可以一起玩……。这样的叙述都能增进孩子的确定感。
4.树立明确的界限,能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这个时候,也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好时机。为孩子制定清晰一致的规则,也许会引起孩子短暂的不快,但最终会让孩子更有确定感,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四周并不是空荡无边的。这些规则,就如同保护他们的围墙,只要他在“围墙”之内活动,他就足够安全。
总之,当孩子感到生活是可预期的,他就更有确定感。
除了确定感,可控感也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重要需求。当他们感到自己能掌控外界的一些事,他们就会更有安全感。那在日常中,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开始做起:
1.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权
也许你会觉得,给孩子“权利”与坚定的立规矩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有限选择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到正确的方向。
比如,孩子不肯关电视,我们可以说,“你是想过3分钟再关,还是现在就关,我们玩一个关于佩奇的游戏呢?”
这样有限的选择,既一定程度上坚持了规则,也给了孩子相对的可控感。
2.多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在外玩的开心不想回家时,我们可以说:“看得出来你还舍不得走,可是妈妈需要回家做饭了,你觉得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和小朋友抢玩具,我们也可以说,“我注意到你们俩都很想玩这个玩具,但再这么抢下去谁也没法玩好,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当我们客观地描述事实,多用问句启发孩子的思考,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增强,对外界世界的可控感也就增高了。
3岁以后,关键词:鼓励与情感联结
孩子3岁以后,开始进入到幼儿园,加入到了集体的生活与学习中。这时候,孩子对父母的需求会主要表现在,需要从父母这里确认“我是足够好的”以及在必要时,感受到与父母的情感联结。
1.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知
当孩子处于集体中时,她会很想知道:“我是怎样的人”、“我够不够好”。父母如果能多鼓励孩子,孩子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认知,更有自信,面对外界时,内心也会更有安全感。
当然,“鼓励”孩子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可以将自己看到的孩子的一些行为品质客观的描述出来。
比如,“药的确很苦,妈妈注意到你刚刚紧皱着眉头,但还是坚持喝下去了。”
“刚刚你看到苗苗伤心了,就主动把玩具给她先玩,你很关心朋友的感受。”
这样的鼓励,是一种看见,提炼出孩子珍贵的行为表现,对孩子不会造成压力,同时,也能引导孩子更多地关注自己好的一面,从而形成“我是个很不错的人”这样的认知。
2.在孩子有情绪时,注重彼此的联结
3岁以后的孩子,能自己处理很多事情,他们探索世界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父母这时候,不用再“扶”着孩子,时刻围在他身边,我们更多是站在一边,在孩子有情绪,需要安慰时,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这个时候,父母的必修课是学会倾听孩子,所谓的倾听,是在孩子有情绪时,倾听他的表达,倾听他的感受,但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不急于讲大道理,只是陪伴着孩子,直到他的情绪消散。
这样的态度能帮助我们与孩子更好的联结,也能让孩子打心底更加笃定:将来不管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与挫折,父母,会一直是最接纳自己的人;家,永远是自己最温暖的避风港!
为人父母,如果我们只能为孩子做一件事,那一定就是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感,孩子才能在独自与世界交手时,拥有一个稳定的内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爱、有接纳、有自信,也有勇气。它也会在我们需要力量时,提供养分,也能在我们失意落寞时,带给我们最安稳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