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造车史两个时代两个思路分享
目前关于到苹果的造车史两个时代两个思路分享这一类的信息是很多小伙伴们都非常关心的,很多人也是经常在搜索关于苹果的造车史两个时代两个思路分享方面的信息,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此类的信息,小编就收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苹果公司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并计划2024年生产无人驾驶乘用车,该车型将搭配使用自主研发的突破性电池技术。”12月22日路透突然发布的这则新闻,让全世界的车企都坐不住了。他们的境况用“中年危机”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原本安安稳稳的日子,被苹果造车彻底打乱了。
大众CEO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相比于传统车企竞争对手,苹果公司的入局或许将在自动驾驶等领域向大众发起更大的挑战。”虽然苹果造车既没有具体时间表,也没有车型,甚至连一张PPT也没有,但还是不妨碍行业里已经有相当多的人相信苹果真的会造车,毕竟苹果到现在也没有否认过这一点。
激动归激动,研究过路透的新闻后,不少人略显失望,甚至有媒体发出慨叹,“这是一场没有惊喜的心智战争”。
为什么没有惊喜?苹果到底造了什么车?惊喜还是失望的评判的标准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次路透的新闻也好,电池上的造势也好,都是苹果造车的术,真正的道另有他人。
苹果的汽车梦早在乔布斯时代就已显现端倪。苹果董事会成员,零售业大亨GAP的前首席执行官米德勒·德雷克斯勒曾说:“如果乔布斯还活着,他可能会开发一款汽车-iCar。”
此时正是苹果最如日中天的时候,明明可以抱紧iPhone这棵摇钱树,乔布斯怎么还是动了造车的念头呢?造车到底给乔布斯下了什么迷魂药?
这可以追溯到2007年,在iPhone上尝到了甜头的乔布斯把公司从”Apple Computer”改名为”Apple”。甩掉了”Computer”意味着乔布斯不再局限于电脑,可以从其他领域再继续复制爆品.......
这也是乔布斯擅长的,打造一款极致的产品,在苹果手机上最典型的就是对UI的坚持。为了UI,其他什么耗电量大、易碎、键盘统统都可以让步。
2008年乔布斯就曾和iPod之父、Nest创始人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讨论过如果造车应该怎么造、应该有什么功能、汽车的仪表盘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3]。托尼此后接受彭博社美女记者Emily Zhang的采访时又说了一遍思考逻辑,
“汽车有电池、电脑、发动机和机械结构,iPhone上也有这些东西。”
这是典型的把手机和汽车类比起来的逻辑,在当时看来,汽车可能就是下一个大型的手机,这样类比有何问题,我们下文再说。
没想到2011年乔布斯逝世,库克接手苹果,如果说乔布斯是开天辟地的拓疆领袖,那么库克更像一个优秀的商人,商人的核心是稳定得追逐利润,iPhone不俗的表现以及金融危机的动荡,都意味着苹果并没有必要冒险去造车。
2014年,乔布斯逝世3年后,苹果一项“泰坦计划”又让外界重燃对苹果汽车的幻想。“泰坦计划”的最初目标,是像设计iPhone和iMac一样,从零开始打造一款颠覆行业的产品,而这个产品就是车。
泰坦计划启动的1年内,苹果开始大肆挖墙脚。到了2015年,该团队就扩充到数千人的规模。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曾感慨:“只要发现硅谷哪位与汽车相关的高管突然离职并去向不明,那他们多半是去了苹果。”苹果对人才的喜爱可以说是英雄不问出处,大到特斯拉、福特,小到Mission Motors,苹果都不放过。
好景不长,2016年泰坦计划内部出现了极大的分歧。两派意见,一方看重整车,一方看重软件,两方“领导”意见不合,自然搞不下去。
随后,苹果给出解决方案——返聘当时已经退休的前高管Bob Mansfield,并由他来接管“泰坦项目”。Bob Mansfield上位,更倾向于“开发软件和支持解决方案”,于是有新消息称:整车研发计划已经被砍。而且其后一系列苹果汽车方向的举动来看,确实也更加面向软件和技术,比如自动驾驶[4]。
泰坦项目的调整可以看作苹果造车重心的一个重大的转向,从硬件逻辑转向软件逻辑。
2017年库克在谈及苹果在汽车领域的计划时说道,“我们专注于自主系统。这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我们将其视为所有AI项目之母。它可能是实际上要开展的最困难的AI项目之一。”这也是库克首次公开承认苹果在研究自动驾驶系统。
苹果也确实为自动驾驶付出了心血。从2017年到现在,苹果已经获得了超过100项的汽车专利技术。从种类上看,包含了硬件创新、人车互动与智能驾驶系统几大类。从数量上看,苹果的智能驾驶系统专利占比从2016年的22%上升至2019年的41%,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