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VRAR >

国家发改委首次圈定新基建范围

导读 文章来源: 和讯网 国家发改委首次圈定新基建范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

文章来源: 和讯网

国家发改委首次“圈定”新基建范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内容。从融合基础设施看,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融合基础设施是新基建概念的官方定义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因其跳脱了传统信息设施的框架,能够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盘和林进一步分析道,“首先,智慧城市将提高我国的城市效率,如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汽车拥堵,提升基建统筹水平、减少重复建设等,还能让城市建设更‘懂’人所需,通过一系列的智慧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其次,从经济发展上看,智慧城市建设包含了从工业生产、建筑制造再到科技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可打破各个产业间的壁垒,帮助串联产业链,这将有助于产业间产能转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那么,新基建浪潮下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如何?又有何特色呢?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首席信息官张强曾公开提到,雄安新区的智能城市、数字城市建设从规划阶段正式转换到大规模建设阶段,目前正全力打造智能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张强将这一体系总结为“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即雄安云计算中心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视频一张网平台、物联网平台和京东数字科技集团与中国雄安集团共同打造的“块数据平台”(开放式智能城市大数据平台)。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京东城市总裁郑宇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块数据平台承担着汇聚全域数据,统筹新区数据管理,实现数据融合应用的重要任务,是数据汇聚中心、数据管理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和AI赋能中心。”

记者了解到,基于块数据平台的数据基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未来的雄安新区可进行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即时数据处理和数据融合应用创新,包括政务、安全、交通、医疗、物流等各领域的应用系统都将“长”在块数据平台上,最终实现整个新区全要素数字化和孪生化,让新区24小时的运行状态呈现实时化和规律化,由此可以探索出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服务模式及数字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显示,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场相关支出规模预计达到1240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18.9%,中国市场支出规模预计达到266亿美元。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智慧城市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证券日报》记者从各地市政府网站查询后发现,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4月17日,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小平在昆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通过智慧城市和“刷脸就行”等建设,努力将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融合创新的智慧城市、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中心。

4月20日,新乡市市长王登喜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到,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各级各部门要利用新能源、开发新资源、推进新基建、打造新优势、强化新支撑,努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自从2014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八个部门出台《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各地都开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数据显示,国内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7%的地级以上城市均已经提出了智慧城市计划,预计总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盘和林认为杭州、天津等城市较具特色。例如,杭州市集聚了我国大量优秀科技企业,因此该城市的智慧建设更具备科技“基因”,包括智慧医疗、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这些共同构成了杭州的智慧城市框架。再如,天津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具“云”特征。4月8日,天津市实现云签约,完成了116个项目总计904亿元的投资;还有基于个人应用的云纳税、云办公、云看病等,非接触式的服务是天津市的最大特色,这种云端模式充分切合了数字经济的云特征,助力天津构筑更完善的智慧城市云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