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消化科知识:什么是寒饮咳嗽
目前关于到医学消化科知识:什么是寒饮咳嗽这一类的信息是很多小伙伴们都非常关心的,很多人也是经常在搜索关于医学消化科知识:什么是寒饮咳嗽方面的信息,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此类的信息,小编就收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一 概述寒饮咳嗽,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寒饮或由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水聚成饮。寒饮犯肺,肺失宣降,气机阻滞,故咳嗽痰多,清稀色白;饮阻胸阳,阳气不布,则胸满不舒。治宜温化痰饮。
二 病因《难经·四十九难》中指出;“形寒饮冷则伤肺”,意思是形体受寒,或饮食生冷,均可损伤肺脏。《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重寒伤肺”。因肺为娇脏,当风寒之邪侵犯肌体,皮毛先受之,皮毛者,肺之合也,故肺先受病;若再饮食生冷,脾胃受寒,母病及子,更伤于肺,内外皆伤,故为“重寒”。《诸病源候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各以其时惑于寒而受病。”从寒冷之邪的特性来讲,寒属阴邪,易伤阳气,寒邪伤人肌肤,则毛窍闭寨,阳气被遏,汗不得出。人体的气血喜温而畏寒,肺朝百脉,寒邪伤肺,、肺气郁闭,不得宜发而发,则血脉凝滞,寒邪循肺脉而上行于肺,肺受寒邪即可导致咳嗽。
三 临床表现肺有寒饮伏匿,易于冬春二季咳发频繁,由水泛为痰,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干咳或痰液为黏白色。寒饮咳嗽临床症见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稀,畏寒肢重,舌淡,苔白润或滑,脉沉滑或弦;可兼见头眩,气喘,心悸,或小便不利。
四 诊断1.咳嗽,咯白色稀/黏痰或自觉有痰难以咳出或无痰,咳嗽在天气变冷、受凉、吹风的情况下容易发作。
2.伴咽痒或咽痛或咽干。
3.畏寒、畏风,平时容易手脚冰冷。
4.口干不欲饮,或口干欲饮热水,或无口干。
5.舌淡苔白或苔白腻或滑有水,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或舌体正常;脉浮或滑,沉或细等。
五 辨证施治1.治疗原则
温肺化饮,祛风散寒。
2.方剂
苓甘五味姜辛汤。药物组成:茯苓、甘草、干姜、五味子、细辛。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方中干姜、细辛为君,温肺化饮。饮之所成,多由于脾之不运,水湿内停。故臣以茯苓健脾渗湿,合干姜温运中州,杜绝痰饮化生之源。佐入五味子敛肺止咳,又能敛阴生津,防温燥伤阴。使以甘草,润肺化痰,和中调药。综合全方,共奏温肺化饮之效。本方温散并行,开阖相济;肺脾同治,标本兼顾。
3.加减变化
咳喘痰多,邪偏在肺,可酌加紫菀、款冬花、杏仁、苏子等宣肺降气止咳;喜唾清涎,邪偏在胃,可加半夏、陈皮、白术、生姜等健脾温中降逆;寒饮引动冲气上逆,症见呕逆心悸眩晕者,可加桂枝平冲降逆;外兼表寒,或由表邪引动内饮者,可加苏叶、荆芥,并且将干姜换为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