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行情 >

采薇译文六下 采薇译文

导读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采薇译文六下,采薇译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采薇译文:  《采薇》通...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采薇译文六下,采薇译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采薇译文:

  《采薇》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采薇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xiǎnyǔn)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kuí)。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冒出了芽尖。说要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多么鲜嫩。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忧闷。忧闷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豆苗采了又采,苗苗已经又老又硬。说回家呀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打胜仗!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玁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拓展阅读:采薇知识点总结

  1、通假字:

  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 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

  于嗟鸠兮(于,通吁,叹息。) 无食桑葚(无,通勿,不要)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犭严 狁孔棘(棘通急) 彼尔维何,(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

  维常之华(华通花) 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

  2、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古眼泪,今鼻涕) 三岁食贫(古多年,今三岁的年龄)

  送子涉淇(古:你 今:孩子) 将子无怒(古:请,希望 今:将要;将军)

  总角之宴(古:欢聚,快乐 今:宴会)

  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 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 至于 )

  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 今:停止)

  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 今:启发。)

  (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 今:居住)

  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 今:阳光、太阳等)

  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 今:思考,想)

  君子所依,(古:指主帅, 今指有品德的人;)

  小人所腓 (古:指士卒, 今指品行差的人。)

  3、 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

  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 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雨雪犹“落雪”。)

  4.一词多义

  (1)作:

  ①薇亦作止: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②天下之难比作于易:开始。

  ③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创作,撰写

  ④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劳动,劳作。

  ⑤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2) 曰:

  ①曰归曰归:动词词头,无实意。 ②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做,称作。

  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说。

  (3) 止:

  ①岁亦莫止:语尾助词。 ②当斩左止者,笞五百:脚,足。

  ③副词,仅,止。如: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⑷ 载:

  ①史载田横事:记录,记载。 ②自去舟职,五载复还:年。

  ③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装载。 ④载欣载奔 :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

  ⑸ 靡:

  ①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浪费。 ②靡室靡家:无,没有。

  ③左右皆靡 :倒下,后退。

  ⑹ 烈:

  ①夫火烈,民望而畏之:火势猛。 ②穷冬烈风:猛烈。

  ③如君有烈名:光明,显赫。 ④如奋六世之余烈:事业,功业。

  ⑺ 阳:

  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阳光,太阳。

  ③如则阳收其身:表面上,假装。

  ⑻ 孔:

  ①如孔武有力:很,甚。 ②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大。

  ⑼ 华:

  ①桃之夭夭,烁烁其华:同“花”。 ②始雨水,桃李华:开花。

  ③华服丽人:美丽有光彩。 ④华诞,华居:敬辞。

  ⑤物华天宝:精华。

  ⑽ 思: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 ②已行,弗不思也思念,挂念。:

  ③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心情,情思。 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祝词,无义

  ⑾ 雨

  ①齐子归止,其从如雨:众多。 ②一别如雨:离散。

  ③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 ④水能自雨田:灌溉。

  ⑤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润泽。

  ⑿ 夙

  ①夙兴夜寐(早) ②夙夜忧叹(日) ③ 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5.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6.《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1章:戍卒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不得归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2、3章:军旅生活之苦。

  第4、5章:战争场面。

  第6章: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全诗体现了 :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7.阅读《采薇》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

  (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

  内 容: 由驻防地盛开棠棣之花的环境,引出将帅所乘的高大兵车。

  艺术手法:以环境的优美反衬战争的激烈;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引出描写对象。

  (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 雄性的鸟兽 ,其反义词是 牝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牝鸡司晨、 牡牝不分。 。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

  本诗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诗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马“业业”,“骙骙”“翼翼”,写“象弭”“鱼服”,让人想象到战争的惨烈。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不能不“忧心烈烈”。后四句为什么戍役难归的问题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我心伤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现代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