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沼泽植被地上生物量与空间分布格局
湿地、森林和海洋是世界上三大生态系统。虽然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仅占陆地总面积的 4-6%,但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却占全球陆地碳储量的 12-24%。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湿地固碳研究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课题。
沼泽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草本沼泽是所有沼泽类型中分布最广的。植被地上生物量作为沼泽生态系统的重要质量参数,是估算沼泽植被碳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沼泽固碳的基础。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草本沼泽局部或区域植被生物量进行了研究,但全国范围内草本沼泽地上生物量的情况尚不明确。
在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计划“湿地资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调查”的支持下,来自12个机构的100多名科研人员对湿地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了440个湿地斑块的植物、水体和生态效益状况,共调查样方18390个。对草本沼泽地上生物量进行了测量,以获得最广泛、最全面的草本沼泽植被数据。本次调查深入调查了沼泽湿地状况,为我国沼泽湿地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结果表明,草本沼泽总面积约为9.7×104 km 2,草本沼泽植被地上生物量平均密度约为227.5 g C m -2。结果,草本沼泽植被的总地上生物量约为 22.2 Tg C。
在空间上,草本沼泽地上生物量密度为12~1400 g C m -2,东北和青藏高原生物量低,华北中部和沿海地区生物量高。结果表明,草本沼泽植被生物量密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温带湿润半湿润沼泽区(182.3 g C m -2 ) < 青藏高原沼泽区(243.9 g C m -2 ) < 温带干旱区。和半干旱沼泽区 (300.5 g C m -2 ) < 亚热带湿润沼泽区 (348.4 g C m -2 ) < 沿海沼泽区 (675.4 g C m -2)。虽然温带湿润和半湿润沼泽区草本沼泽植被的平均生物量密度最低,但在五个沼泽分布区中,草本沼泽面积最大(5.3×104 km 2)。因此,该地区草本沼泽植被地上总生物量最大。同样,虽然沿海沼泽区草本沼泽植被的平均地上生物量密度最大,但五个沼泽区中草本沼泽面积最小(0.2×104 km 2)。因此,沿海草本沼泽植被的地上总生物量最小。
草本沼泽植被生物量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地带性特征,但在部分地区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规律。在亚热带湿润沼泽和沿海沼泽地区,植被地上生物量与热液条件和海拔高度无明显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亚热带湿润沼泽区和沿海沼泽区具有较好的热液条件,适宜植被生长,而热液条件不是沼泽植被生长的限制因素。这些地区草本沼泽植物的非地带性特征更为明显。
在青藏高原,草本沼泽生物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环境恶化。因此,植物获得最大光合能量的能力下降,导致高海拔地区地上生物量较低。
在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草本沼泽植被地上生物量随干旱加剧先减少后变化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温带地区土壤水分的可利用性随着干旱的加剧而减少。
在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较温暖地区的草本沼泽植被地上生物量相对较大。寒冷地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密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恶劣的气候和其他环境条件导致草本植物矮小、覆盖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