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转型的探索者 复旦大学政治学人陈周旺教授
陈周旺,广东阳江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国家理论与基层政治。1991年入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1996年免试直升本系研究生,并提前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出版《正义之善》、《社区中的国家》、《工人政治》(合著)等著作,翻译《论革命》、《城邦的世界》、《欧洲的抗争与民主》(合译),在《政治学研究》、《学术月刊》、《文史哲》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他所参与的“卓越为公:政治学一流专业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理论与田野之间:政治学转型的探索者
陈周旺教授长期深耕政治学领域,涉猎甚广、博采众长。在求学期间,他一心钻研政治思想史,板凳甘坐十年冷,终以乌托邦思想为主题,完成《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由此他一直葆有对政治学理论的热情,译介了《论革命》、《城邦的世界》等重要政治思想作品。除此之外,陈老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情有独钟,并在科研和教学中时时关注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与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
由此出发,陈周旺教授十分关心政治学理论与实证政治科学研究的对话和合作。他在任教早年面对政治学方法革新时,积极参与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培训,承办“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学术工作坊”,在政治科学大潮下探索中国政治学的前路,始终相信中国政治学要呼应时代问题、寻找科学答案,政治学人并不应止步于理论的探索,更要走出思想的堡垒,投身于广阔的社会田野之中。为切身考察上海城市基层问题,他进行了十多年的田野研究,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学术友谊,这也是陈老师迄今最引以为豪的宝贵学术经历。这段扎实的研究经历凝聚成了《社区中的国家》等心血之作。
结合田野中的实际考察,政治学人才能见微知著:也正是在基层政治社会的研究中,陈周旺教授发现了社会抗争理论的重要性,成为国内最早专注于抗争理论的人之一。当社会抗争研究不意成为一种时髦后,他精益求精,更加具体地关注另一个政治学的重要“田野”——工人群体,并与同仁合著了这一领域的基础性著作《工人政治》。理论与田野之间的交流,也是学术和社会之间的互动,陈老师成长于工人家庭,始终没有忘记政治学研究的初心。
在别人眼里,陈周旺教授是个不断探索并尝试转换研究领域的学者。他在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推崇备至同时,当代学者中则以查尔斯·蒂利为楷模。后者除了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也是经常转换研究主题。在不断摸索政治学转型与发展的路途上,他的学术旨趣始终聚焦于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从乌托邦到基层社会政治,从历史到当下,从宏观到微观,无一不是国家理论的研究对象。具体研究题目的转向和方法的转换,对于陈周旺教授来说,是为了做出真正有意义的国家理论研究,而不是出于对教条的执着而失之肤浅或流于重复。
学术与育人兼行:祛魅存真的教育者
陈老师特别关心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自留校任教以来,他一直主动担纲教学,讲授本科生“政治学原理”、研究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著选读”、“政治学理论专题”等课程。他尤其看重政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认为学生要真正具备政治学理论素养,值得去深入学习这些课程。
教学相长,陈老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和实际研究的结合,源自陈老师给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著的经验。为了上好这门课,他将这些经典作品反复咀嚼,力求帮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打通,并将其延引至对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上。他深信,熟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典作品,可以为学生走入社会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现代学人轻视这方面训练带来的后果就是,无论其研究方法多么科学、花哨,最多也只是一位匠人。
除了知识结构的搭建和理论基础的培养外,陈老师在教学中也与学生讨论政治学人的使命。他常常在课上问学生,作为一名政治学者,与业余爱好者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对此,他从不认为搞一堆复杂艰深的概念术语作为门槛,是政治学者所应为。政治学人本身的使命,就是以传播政治知识为己任,把问题讲透才见真章。他要求学生博采众长,不拘泥于某一研究路线,相信自己老师所说的“法无定法”。长期在理论和田野之间不断探索的经历,使他深信好研究的标准就是尽可能占有手头资料并巧妙地加以运用。做到这一点,既要吃苦耐劳,也要灵活机智。就此而言,政治学理论、经验研究本质上并无区别。
陈老师作为导师对自己的学生一向宽厚包容,对学生的学术课业“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维特根斯坦曾经告诫学生,哲学是苦差事,政治学又何尝不是如此,若无兴趣引导和坚韧意志,任谁也难以长久维持。他尊重学生的志趣,让学生自行选择人生方向和研究题目。相比于强人所难,将学生培养成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是他坚持的育人理念。
广博与专一相融:政治学的理想主义者
学生眼中的陈周旺教授,藏书多,读书多,推荐书也多,真夫子也。在他看来,读书就像做研究一样,杂字当先。无论哲学、历史、文学还是经济学,陈老师都来者不拒,也因此自称为社会科学的“知道分子”。他倡导跨学科研究,但强调政治学人搞跨学科研究的基础则是恪守政治学本位,以寻找政治学独特的分析框架为己任,而这种独特的分析框架必须响应政治生活中的大问题、大理论。尽管在方法和研究设计上多有对其他学问借鉴糅合,政治学顽强的生命力在于,政治现象本身无一不是重要的,不需要花很多精力去把研究对象的重要性,通过概念、术语“构建”出来。因此,政治学人的学术事业既要适应“杂多”,更要时刻围绕真实的政治生活和人的生命经历中那些恒久的问题展开。
陈老师常说,一个好的政治学人和一个好的公司项目经理是截然不同的。他这位正宗“老广”当年选择做一名教书匠,而不是投身珠三角的经济开发大潮,无非是追求学术生活的平静。在众声喧嚣之中,练就心游物外的本领,坚持守护心中的学术净土,是陈老师和学生经常提及的理想生活。他最喜欢马克斯·韦伯在《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这篇演讲中的结尾:“催人苍老的并非岁月,一个人只要时时具有天赋我辈的伟大激情他就能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