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窗理解 钱钟书《窗》阅读答案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钱钟书的窗理解,钱钟书《窗》阅读答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窗
钱钟书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兮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 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释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正和凯罗《晚歌》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对,就是为此。据爱戈尔记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整天整夜不关的。(节选自《写在人生边上》)
阅读练习:
1、文章第1自然段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2、文章第2自然段中指出:“窗子和门的根本区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那么,“窗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里?
3、第三段写到歌德憎恨戴眼镜的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窗”作标题有何作用?
5、文章开头说到“开窗”,是为了欣赏屋外的春天;文章最后说到“关窗”,其原因又有哪些?
阅读答案:
1、春天有了衬托才显得美。或:有阴深、沉闷、寂静作衬托,春天才显得美。(意思对即可)
2、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让人不必出去就能安坐了享受(意思对即可)。
3、(1)从反面证明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它能让人看到我们的内心的观点。
(2)丰富文章的内容,显得有可读性。(意对即可)
4、(1)以窗为中心组织材料,结构严谨;
(2)借窗传达精深的要义。(意对即可)
5、保障个人私生活;让灵魂更加自由;春天还留着残冷。(意对即可)
拓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钱锺书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作者一个人待在房子里,面对一牖窗户,太阳照进屋子,屋子洒满阳光。钱锺书静静地思考,浮想联翩,把这些联想整理出来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钱锺书的《窗》这篇文章正是这样构思创作出来的。
作品赏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门、窗都太平常了,平常得似乎不值得留心。但钱锺书正是在这样平常的地方,写出了绝妙文章。作者先从春光写起,将窗子在赏鉴春光中的作用和况味富有美感地表达出来。“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接着,作者很自然地将门和窗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并在这样的对比中调动他的广博学识和睿智发现。
作者首先将“他”的独特发现诉诸笔端,并且将它以一种富有哲理和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作者调动自己丰富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知识,旁征博引,将陶渊明诗歌中的韵味和缪塞小说中的描写引为例证,既富有情趣、机智,又妥帖自然。时不时旁逸斜出一笔,用一两个比喻拓展着写作的空间,丰富着整篇文章的意蕴。当读者正领略着作者关于门、窗之别的精彩发现,突然读到“好像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迂远了”这样的比喻时,是往往不禁莞尔而神往于书香墨意的。作者却自如地将笔一收,一句总括性的话:“这当然只是在社会常态下的分别,到了战争等变态时期,屋子本身就保不住,还讲什么门和窗!”举重若轻地将笔拉回门和窗的路上,并且逐层深入。
作者从门的必须和窗似乎可有可无这一细节上,进一步将窗的意义拓展到文明进步的高度。“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在这进一步发掘窗子的文明性时,作者同样调动他的广博学识,使读者顺着他的思路而渐入佳境,越加入妙。“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将窗视为人对于自然的胜利之一,并进一步将它比为女人对于男人的胜利,从而将窗的意义发掘得更富有辩证色彩。接下来,作者轻巧地转到“门是需要”这一意义上,将门的各种不由人作主之处富有机趣地表达出来,从而更一步地衬托出窗的进化。
最后一段,作者集中表达了他最为独特而妥帖的发现:“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这一发现顿时使得人们习见的房屋多了如许灵气。同时,也由于这一独特的发现和类比,关于眼睛的论述和故事也联翩而来,让窗的意蕴更为丰腴,甚至更为妩媚。尤其是将关窗的作用与闭眼联系起来,更可称为奇思妙想:“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这就使得平常的窗子与人类的精神自由相联系,并隐约地显出一丝对于现实的讽意和不满,却又表达出自身的一种理性而机智的应对方式。同时,将窗一关,很自然地与文章落笔时的开窗照应。“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
读钱锺书的散文,如随智者探幽访胜,也如听博者如数家珍一般,似乎随意走去,常常别有洞天,却又匠心独运,不时峰回路转。《窗》可以当得如此文章的代表。
作者简介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锺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诗集《槐聚诗存》,学术著作《管锥编》《宋诗选注》等。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