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优秀教案 《小池》教案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小池优秀教案,《小池》教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池》教案(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及领会所表达的感情是难点。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朗读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杨万里写的。(1127-1206),江西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他与同时代的诗人陆游、范成大、尤袤(mào)齐名,被誉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一部分是反映时政、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多数是描写自然风物的。特点是构思新巧,语言活泼明畅,借题发挥,富有风趣。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
3.学生自由读诗。
4.区别字:昔()惜()腊()
廷()蜓()延()
晴()情()蜻()
河()何()荷()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第一小组汇报:无声的泉眼爱惜泉水,让它细细地流淌。
第二小组汇报:树荫倒映在水面,像是爱恋着晴天柔和的风光。
(2)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
(5)男女比赛读。
(6)第三小组汇报: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
第四小组汇报:早就有蜻蜓飞来立在它上头了。)
(7)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8)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9)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10)全班朗读。
4、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小荷渐渐长大,想知道他们在盛夏时节的美景吗?(出示满池的荷花的画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有关夏天的一首诗,老师在向同学们推荐几首关于夏天的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曲院风荷【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七、诵读下课。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要养成随时诵读的习惯。现在,让我们一边背着《小池》,来结束本节课。
八、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小池》教案 篇2
一、创设良好情境
我用明丽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意境,在这同时注意联系孩子们的已有经验,产发想象,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使孩子有学习的兴趣,能主动地学、专注地学。
二、重视主体的感悟,启发想象
给学生直观感受,唤起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向往,将学生带入课文。在精读课文中,重视挖掘孩子的内心体验。如在要求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教师说:“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读听。”这样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有的.突出“轻轻”,有的突出“一闪一闪”,有的突出“常常的”等词,短短一句话竟有如此多的不同读法,看来,孩子们是自己去感悟的,教师的一句话在这里起到微妙的作用。
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充分感悟白鹅、太阳、月亮、星星倒映在池塘里的美景,对于这些比较经典的语言,一方面使学生产生了审美感觉,一方面让他们去体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小池塘这只水汪汪的大眼睛还能倒映出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这基础上安排了一个说话训练:
倒映在池塘里,像。
三、画画说说,积累内化
在感悟了小池塘美的前提下,让孩子拿起彩笔画一画,再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根据图画指导背诵,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四、生字教学,化被动为主动
生字教学相对来说枯燥无味,但它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教授生字时,教师没有一味的自己讲,而是由孩子们自己学为主。如“你来提醒小朋友这个字的发音注意点”,“你来说说这个字容易错哪”等,再加上老师的规范提醒,让生字教学化被动为主动,并且让它生动。
《小池》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2)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宋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指导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别。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的样子。
《小池》教案 篇4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冬季)你们觉得怎么样?(生:很冷)寒冷的冬天一旦过去,就会迎来温暖的春天。(点击课件出现画面)当春风姐姐轻轻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有哪些变化?
小池塘美美地睡了一个冬天,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小池塘边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范读课文。(课件出示画面及音乐)
想知道小池塘究竟是什么样子吗?请小朋友们边看画面边静静地听。
三、自读课文。
1、小池塘美吗?(美)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朗朗的读书声,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每一个字的音,不添字、不漏字,把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带拼音的),指名读,集体纠音。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好它们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字词妹妹走进了长句子中,你还能读好它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帮助读好这些句子。
出示长句子,指名读,教给读的方法:注意停顿。
3、字词娃娃又走进了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课文读得很棒,自己先自由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读流畅。
分自然段指名读
4、刚才,我们分小节读了课文,也观察了画面,你眼中的小池塘是什么样子的?
课中休息。请小朋友跟老师做:1、2点点头,3、4扭扭腰,
5、6跺跺脚,7、8坐坐好。
四、精读第一自然段。
小池塘怎么会像明亮的大眼睛呢?板画:眼眶(小池塘),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一小节,你就会明白的。
学生交流。
1、出示: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一闪一闪的?板画:水波
指导朗读,指名读,男生读
2、出示: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
小朋友们,知道睫毛在哪吗?用手指指。
对了,睫毛就长在眼睛的边上。板画:像睫毛一样的芦苇。
指导朗读,指名读,女生读
3、这么美丽的小池塘,是春风姐姐把它唤醒的,指导朗读第一句。
4、醒来的小池塘多可爱啊!水波一闪一闪的,长长的芦苇像睫毛,真像一只美丽的大眼睛,谁来美美在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指名读,师引读
五、指导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姐 吹
六、小结。
小池塘风景如画,下一节课老师带着小朋友们用明亮的眼睛继续寻找小池塘的美景。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师该教什么?学生应学什么?内容到底如何安排?教程究竟怎么设计?第一课时真的没有精彩展示吗?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除了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板块,还应该有执教者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那么,怎样使第一课时教有实效呢?我在执教时尽量做到简中求实、简中觅效。
1、以简约的导入求实效。
简洁的导入寥寥数语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文本的情境,使其接触到文本的精神内核。本人在执教《小池塘》一课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把学生从寒冷的.冬天的情境带入暖意融融的春天,从而带入到美丽的“小池塘”边。
2、以简明的初读求实效。
初读是学生初次感知教材,学习一篇课文的起始阶段。依据教学目标,初读的设计也简单明了,让学生觉得学起来目的明确,有可操作性。如:第一遍初读课文,做到不漏学、不添字,把不认识的安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通过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感知全文。
3、以简洁的过渡语求实效。
简洁的过渡是简化教学环节最见效果的一个程序。精心打磨过的过渡语言简意骇,既承上启下,又能引领学生由初读过渡到精读。如:刚才我们分小节读了课文,你眼中的小池塘是什么样的?从而过渡到小池塘就像明亮的大眼睛即第一自然的内容。
4、以简便的方法教起始段落或重点段落求实效。
本人在理解朗读第一自然段时,一是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内容;二是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引导学生潜以揣摩、感悟理解。这样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之中,能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读中感悟。
总之,第一课时的教学贯在简洁,贵在朴实。我们要像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说的那样:“学会有选择地放弃,适求课刻的简单。”一句话,第一课时是对学生进行读写(生字)训练,提高其语文素养的起始点。
当然,有些环节还可以设计得更为精巧细致一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仅是本人一家之言,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活动是复杂的师生双方的活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其中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本人执教后提笔书写`冷与`暖,不仅别有一番风味,更是为了孜之以求,积极进取,做不畏劳苦的语文教学规律的探索者”。
《小池》教案 篇5
一、设境激趣,导人课文
上课起立,老师故意安排一位学生趴在课桌上“呼呼”睡觉。当其他同学感到奇怪,要去喊他(她)时,老师摇摇手,然后,走到这位同学面前,轻轻地朝他吹了一口气,用柔和的声音说:“春天来了,该醒醒啦。”睡觉的同学在老师的“呼唤”下,睁开了眼睛,并朝四周张望。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呀,春风姐姐把这位同学吹醒了。现在,同学们朝窗外看看,柳树被春风姐姐吹醒了,长出了嫩芽;桃花也被春风姐姐吹醒了,开出了红花……一天,春风姐姐看到一个小池塘还结着薄冰,还
在睡觉呢。春风姐姐是怎么做的呢?小池塘有什么变化呢?同学们想知道吗?那赶快读一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小池塘》
吧。”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迫不及待地进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
二、读演结合,放飞想像
老师请那位“睡觉”的同学说一说,刚才老师一口气吹在脸上的感觉。再请他(她)扮演“小池塘”,老师扮演“春风姐姐”,演一演。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春风姐姐为什么要“轻轻”吹一口气。(体现着爱心)然后,多媒体展示:池塘的冰融化了,水动了起来。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水波“一闪一闪”的?(春风吹的结果)再把景拉远,让学生感受小池塘的整体形状:圆圆的,像一只大眼睛。之后,请学生观察一下周围同学的眼睛,看看有什么共同点。(都长着眼睫毛)接着,启发学生:那么,小池塘的眼睫毛在哪儿呢?老师边展示,边动情地说:“春风姐姐把小池塘周围的芦苇也吹醒了,芦苇也长起来了,同学们看,像不像给小池塘这只大眼睛镶上了睫毛?小池塘美不美?你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在学生有了鲜活的感受后,老师激发学生探究:“现在,小池塘这只大眼睛要看东西了,它是怎么看呢?”老师让学生一起参与做试验,端来几盆水,让每位同学就近凑上去看一看,发现水中就会有自己的倒影,以此来理解“倒映”的意思。
接着,老师进一步启发:“小池塘看到些什么呢?它不会说话,但只要看一下它的眼睛就能知道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小池塘看到的东西画下来。”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分别展示动态,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老师点拨:“同学们,它们能一起出现在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吗?”让学生明白,在不同时间,小池塘倒映的东西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像水中倒影:白鹅在悠闲地游动,鲜红的气球似乎正要放飞,弯弯的小船在轻轻摇荡,颗颗珍珠在闪闪发亮……老师还要提示学生,前两句要读得明快而响亮,表现白天的热烈;后两句则要读得柔和而缓慢,体现夜晚的幽静。
学生诵读第二自然段之后,老师再作启发:“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就倒映了这四样东西吗?”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用水彩笔也来画一个小池糖,并给它倒映更多美丽的东西。注意必须是同一时间出现的。当学生绘出了一幅幅多彩的倒影图后,老师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句式,用“()倒映在池塘里,像()”来练习说话。在学生充分描绘的基础上,老师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最后一段:“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再启发学生:“五彩就是五种颜色吗?”(是泛指很多种颜色)“小池塘里的倒影仅仅是色彩多吗?”(事物的姿态也很多)“谁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多姿多彩)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读出赞美的语气。
三、背诵积累,升华感情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体味后,让他们朗读全文,教师再作适当指点。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再把它们摘录到自己的好词佳句本里,这样,从背诵、选摘两方面进行积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之后,教师提示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图中一条小鱼在池塘里游动,嘴巴也在快乐地张合着。它在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积极揣摩小鱼的心理,说说小鱼的心里话。接着,再观察想像:“看图中小池塘边也有两个小朋友在拍手、欢呼,他们又在说什么呢?”在学生充分想像、发表见解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小池塘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它们的美是要靠我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的,而且,还要靠我们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去保护它们。”让学生展开讨论,以加深认识,升华感情,受到环保教育。
《小池》教案 篇6
一、教学设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小池塘》是国标本语文实验教材第二册课文第三课。是一写景状物的散文。描写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眼睛,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美感享受。全文由于比喻的切当运用,所以全文情意盎然,使人读来顿生美感、历久难忘,为学生的语言积累了很好的素材。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想象丰富、求知欲强的特性。我准备创设一个轻松、多元的学习情境,以读、画、演、悟为主要学习方式,努力实现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口”、“女”、“鱼”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过程、方法:创设情境,通过读、画、演等活动,进行充分的感悟,让学生喜欢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初步诱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背诵过程中感受小池塘所映出的美丽世界。感知语言的韵律美,体验阅读的兴趣,并获得语言的迁移。
四、教学流程:
(一)、设境质疑、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画有小池塘的春景图)老师描述,引入新课。
2、板书小池塘,指题(与小池塘打个招呼)。
3、针对课题,学生质疑。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受到内部心理驱使的。直观的画面、求知的愿望唤起了学生对课文的向往,在不知不觉中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二)、范读课文,感知积累。
1、课件展示课文及配乐范读。
2、学生紧接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在这里动态的画面、清晰的旋律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对学生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启迪、一种美的熏陶。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感知了语言文字,为语言积累做好铺垫。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从而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能力。)
(三)、创境细读,理解积累。
第一段,采用多种方法,体验感悟。
1、第一句以演促读,以读促演。
(1)、出示第一句,指准、读通。
(2)、老师当小池塘,学生当春风姐姐,表演春风怎样唤醒小池塘。
(3)、指导朗读。
(我们知道低年级的教材中很多是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等拟人化,让学生仿效、表演、体会春风的温柔,既调动了语言积累,又在演与读的促进中积累了语言。)
2、第二句我注意了联系生活,从而加深体会。
(1)、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2)、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哪些东西会一闪一闪的。
(3)、指导朗读。
(因为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一闪一闪”让学生联系生活,不仅很好的理解了语言,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汇,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小池塘的美丽。)
3、第三句运用图画来增加领悟。
(1)、指导看图。出示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
(2)、学生自读。
(3)、老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说出长长的睫毛。
(4)、学生练读。
(这里通过课件突破了“长长的睫毛”这一难点,让学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领悟。)
第二段,运用即兴作画,帮助积累。
1、先让学生自由读。
2、再根据文字转化为画面。
(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加上低年级的孩子对绘画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通过绘画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既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又丰富了语言文字的外延。)
3、然后学生展示图画,师生共同评议。
4、最后反复诵读。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第三段,找寻关键词,加深记忆。
在这里,我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词,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一段。在脑中重现小池塘的美丽画面。
(四)、内化语言,读中迁移。
1、我给学生配上音乐来朗读,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加对语言的感受。
2、然后通过在情境中诵读,使学生熟读成诵。
(背诵是语言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同时还可以积淀语感经验。这里设计的在情境中熟读成诵,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语言的同化和改造,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3、最后出示练习:仿照文中的句子,用“倒映在水里,像……”练习说话。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进行了语言训练。)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小池》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三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来到时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的明丽。
教学准备:
录音机、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画笔、白纸。
一、接题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插图。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
2.板书:,你觉得美吗?
3.指导读题。把课题美美地读一读。
4.春天来了,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就醒来了,想去边看一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姐姐吹了一口气水波一只气球鲜红芦苇睫毛倒映白鹅珍珠
(2)你觉得最美的地方是哪儿?选一句读给大家听。
三、诵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一段。
(2)多媒体显示中水波闪动,池塘边的芦苇随风飘动的画面。
(3)像什么?哪儿像?读读课文,想想画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读给大家听一听。相机指导读好“轻轻”、“一闪一闪”、“长长的”等词。教师通过适时巧妙的`评点,如:“多么温柔的春风姑娘”,“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迹地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春风的温柔,池水的清亮,芦苇的细长,感受的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
多媒体显示:白天和晚上中的倒影。
(1)教师配乐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边听边观看画面。
(2)白天,这只“大眼睛”里能看见什么?晚上呢?
(3)你觉得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吗?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听。其余学生闭眼静听,想象画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里,把装点得格外漂亮。让我们拿起书,把的美景看个够吧!
四、画画说说,积累内化
1.多美呀!让我们拿起彩笔来画一画。
2.根据图画指导背诵。向好伙伴介绍你的画。
3.还会映出些什么?在图上添一添。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式说一说。
五、识写结合,学习生字。
1.读本课生字,认识3个偏旁。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小组内讨论。
3.教师指导“气”的最后一笔要有弹性;“女”字旁要长而窄,第三笔改为提;“鱼”字旁最后一笔也改为提。
《小池》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指导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别。“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
八、板书设计
《小池》教案 篇9
《小池》是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从“小”处入手,把大自然中极平常的细小事物池、泉、流、荷和蜻蜓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这首诗的语言浅显易懂,对仗工整,适合学生吟诵积累。
教学目标:
1.多种方式识记“泉”、“流”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诵读古诗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1.学会吟诵古诗。
2.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荷花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图画上有什么?
2、荷花开在小池中?
3、古人当时也看到一个美丽的小池,并写成了一首古诗《小池》。
请大家跟老师读课题,齐读课题。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让学生看图片,直观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本首古诗兴趣】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古诗中描述小池有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
(1)小老师领读生字(2)摘苹果的'游戏,看看谁摘的多。
大丰收啊,古诗中描述小池有什么景物呢(荷叶、泉水,蜻蜓等等)
2.出示“荷”的篆文,看篆文猜字,再出示图片,识字:荷,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3.出示“流”的金文和小篆让学生猜字,出示“流”字,带学生诵读,强调拖长音。
4.水从哪里流出来呢,请大家看泉水的出口叫泉眼,带学生诵读“泉”,强调拖长音。
5.出示“蜻蜓”图片,带学生读蜻蜓,强调拖长音。
6.将平声字归类出示:泉、荷、蜓、才、池,带学生诵读,看这些字的声调,告诉孩子在我们古代,第一声和第二声合起来是平声,凡是平声,都要拖长音。再次诵读这些字。
7.将仄声字归类出示:小、眼、有,带学生诵读,看这三个字的声调,引出告诉孩子在我国古代,第三声和第四声合起来是仄声。凡是仄声都要读短音。让同学们读小、眼、有。
8.教师诵读古诗。
9.指名读古诗
10.老师再次范读古诗
11.男生女生比赛诵读,分小组诵读,全班诵读。
12.师:刚才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
生(齐):杨万里
板书:宋 杨万里
13.介绍作者:《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写过2万多首诗,保留到现在的有4200多首。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看篆文猜字、初步了解平声字和仄声字及诵读古诗】
三、趣味识字
第一关:生字回家(事先准备好生字卡,发给学生贴到相对应的地方。)
泉、流、爱、柔、荷、露、角、蜻、蜓
()眼无声惜细(),
树荫照水()晴()。
小()()尖尖(),
早有()()立上头。
第二关:生字找朋友
流:河流、流水、水流、流汗
爱:爱心、关爱、热爱、可爱
泉:泉水、清泉
荷:荷花、荷叶
第三关:我会猜字谜
柔:把矛放在树上。
露:路上有雨组成露
第四关:我会分类
泉、流、爱、柔、荷、露、角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评出识字能手小组)识字方法多,识字乐趣多。
【设计意图:多种方式识字,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四、交流,简单了解诗意
1.一起走进这首古诗,说说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读懂的?
2.出示诗句一、二句,解释诗句意思
3.出示诗句三、四句
(1)请小朋友们在头脑中想象画图
(2)解释小荷和尖尖在诗句的意思
(3)小晴蜓飞过来了,立在了荷叶上,你能给立换个词吗?
(4)书写“尖”,先看书写示范,然后自己写,再展示。老师提醒记住“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通过解释晴柔、尖尖、小荷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五、总结全诗
小池景色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3月2日童趣名师工作室网络学习后,工作室成员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1.第二环和识字大闯关似乎有交错的地方,环节不够明晰。
2.诵读时,建议教师要逐句带领诵读,再让学生分小组、男女赛读等,指名读放在这些形式之后,作为反馈会不会好一些。
3.了解诗人的部分感觉有点突然,时机要不要放在前面或后面,或者直接删去。
4.生字分类游戏的时候,PPT可以做得精美一些,比如做两个房子、两个篮子之类的,更加童趣。
5.古诗识字和阅读课文识字应该有所区别,识字完后要放回古诗中。
6.吟和诵要区分开来,加入吟唱和表演环节(拟人诗),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7.不建议出示古诗的意思,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自己感悟,如:看图猜诗句
8.理解诗句画面美,多层次读古诗较少比重,古诗教学还是应该多读。
反思:第一次备吟诵的课,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集体备课时工作室里老师们对古诗教学有很好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通过集体备课让我认识到,一年级古诗教学中古诗识字和阅读课文识字应该有所区别,识字完后要放回古诗中。多种形式诵读,教师要逐句带领诵读,理解诗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诗句等趣味活动。
以下是修改稿(红色为修改部分)
《小池》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背景
正值初夏,到处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为了让孩子感受夏天的景色,自然的美丽与万物的和谐,我选择了古诗《小池》。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活动目标
活动目的: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描写的情景,初步感受夏天的美丽。
2、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地朗诵。
3、通过学习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理解古诗中有关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古诗感受夏天的美丽。
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活动准备
《小池》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电脑课件,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师:孩子们,现在时什么季节到了?(夏天)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小池塘边区欣赏夏天的景色,你们想去吗?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师:这里的风景怎样?
幼:很美丽,漂亮。
师:这里的确是一个景色怡人的地方。你能用自己的话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过渡:古时候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这景色很美,陶醉在这初夏的美景中,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小池》,你们想不想听听诗人是怎么用诗句来描写这幅画面的呢?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课件,边倾听老师朗诵古诗
(1)古诗的名字叫什么?是谁写的?
2.再次欣赏古诗。(师范读)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都藏在哪些诗句里?(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2)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幼儿说出一句就结合画面理解一句诗句的意思)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3)完整欣赏古诗。
三、学习朗诵古诗。
(1)幼儿跟读。
(2)集体朗读
(3)指导朗读:一、二句(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三、四句(读出欣喜的语气)
(4)随着音乐课件,朗读古诗。
四、感受古诗的特点。
1.课件出示古诗今解的内容和古诗全文。
同样是小池的景色,我们开始的时候用了很长一段话描述画面的内容,看看诗人用了几句话?共有几个字?
2.教师揭示古诗的特点:句子简短,语言精炼,押韵。
五、延伸绘画活动:我心中的小池。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大班出现了古诗教学活动,为了上好古诗教学,同时结合季节特点,我选择了古诗《小池》,活动中我通过课件的图画,让幼儿初步感受小池景色的美丽,古诗的'意境美 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在幼儿充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图画的意思时,教师话锋一转:古时候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这景色很美,陶醉在这初夏的美景中,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小池》,你们想不想听听诗人是怎么用诗句来描写这幅画面的呢?此时激发了幼儿的想听古诗兴趣,究竟诗人会怎样用古诗来描写这样的画面呢?和我们说的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情景中,孩子们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了古诗教学活动中。
在理解古诗内容的时候,教师紧紧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来引出相应的诗句进行学习和诵读,并让幼儿通过图文结合感受泉眼与泉水、树阴与池水、小荷与蜻蜓之间的联系,从而感受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为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对诗句中关键词做了一定得理解。理解的时候利用了幼儿在平时“词语开花”的经验,对古诗中关键的词语进行拆字组词的方法,这样幼儿不仅很感兴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字词的意思。
在进行教学中,我也看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果在孩子们自由讲述了画面的内容后,教师能及时把幼儿的发言进行归纳,用散文的形式对画面总结性描述,对于幼儿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结晶,它具有句子简短,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等特点,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增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更锤炼,做到语言简练。这次教学活动,教师是通过让幼儿找出关键事物,并让幼儿找一找这些景物分别都藏在哪些诗句里,来引出诗句,然后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古诗,感受意境。如果换一种方式,在幼儿找出古诗中描写的景物以后,马上回到画面中,通过画面的理解再引出古诗进行学习,哪一种方式更有效。
《小池》教案 篇11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电脑制作小池作景、小荷、蜻蜓、词库等软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理解题目意思。
3、学会生字新词。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2、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荷花池什么季节的景色?
3、诗中有几个生字?示柔字,这个字读作什么?
(1)柔是什么结构?怎样拆分,编码是什么?
(2)柔可以组哪些词?在诗中组的什么词?
(3)柔有四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
(4)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组两个词。
4、再读古诗。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
出示:4、理解诗句意思。抽读要求。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演示课件。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读第二行,演示课件。树阴照水怎样理解?晴柔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
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4、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阴。作者把泉眼和树阴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喜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读三、四行,演示课件。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嫩和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起来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
指导朗读。
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7、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五、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再通过感情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来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出示第五个学习要求:体会诗人感情。
1、认真听范读,注意哪些地方有停顿,哪些地方有重音?课件演示。
2、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里的导读要求练读。
3、抽读评价。
4、背诵全诗。
七、小结学法。今天我们按照这五个学习要求一步一步的学习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今后同学们学习古诗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八、打开计算机,按要求做练习。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