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动态 >

古诗《少年游》 少年游诗歌鉴赏

导读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古诗《少年游》,少年游诗歌鉴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游  周邦彦...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古诗《少年游》,少年游诗歌鉴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的词篇。上片,烘托室内气氛,渲染室内的安恬静谧,纯净闲雅。下片,换头三字直贯篇终,极写对恋人温存体贴和婉言劝留。

  本篇作法与周邦彦其他词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构思有新的角度;手法有新的变化;语言有新的特色。

  在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描写爱情的词作所在皆是。其中,有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也有不少作品写得庸俗浅露,词语尘下。即使是那些较好的词,也常常千篇一律,甚至流于公式化和程式化。《少年游》作为爱情词来说,它的构思比较别致,有新的角度。这主要表现在场景的布置与细节的选择上。作者没有选取离别相思之类的场面,也没有选取别后重逢惊喜的一刹那,而只是通过“并刀”、“吴盐”、“新橙”、“锦幄”、“兽香”这样一些比较简单的道具布置出一个安恬静谧的环境,然后再通过“破新橙”、“坐调笙”和“低声问”这样的动作以及“不如休去”这样的对话,表现相互爱恋与深情体贴。有了这样的道具和布景,有了这样的动作和心绪,就把词中所反映的爱情关系提到一个格调比较高雅的境界,洗净了爱情词作中常见的那种脂腻粉浓、市尘儇薄的庸俗气味。清沈谦在评论这首下片几句时说:“言马,言他人,而缠绵偎依之情自见。若稍涉牵裾,鄙矣。”

  由于构思的角度不同,表现手法也自然要有差异。在以上所选周词的说明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提到,周邦彦的词“抚写物态,曲尽其妙。”他善于借景抒情,虚实兼到。他的某些佳作,主要是靠形象来说话的。但是,这首《少年游》则与之有所不同,它主要借助白描、叙述与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词中虽也有生活场景与具体细节的描绘,但,那只不过是交待时间、地点与烘托环境气氛而已。它的精彩部分主要是靠动作与对话表现出来的。清代谭献在《复堂词话》中评这首词说:“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然不可忽过‘马滑霜浓’四字。”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假如没有后片低声而简短的对话,就不可能含蓄婉转地表现出旖旎风流与温柔体贴的恋情。

  由于这首词主要是靠动作与对话来表现情绪的,所以,词的语言也有新的特点,即提炼口语,如话家常,纯用白描,到口即消。这样的语言特点和他那些富艳精工,长于对句,善用动词,深清音律的词作是截然不同的。这说明,周邦彦确实是驾驭语言的大师,他可以根据词的内容相应地变换写法,使语言更好地为内容服务。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评论这首词说:“此亦本色佳制也。本色至此,便足。再过一分,便入山谷恶道矣。”

  柳永——《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作者】:

  柳永(987?-1053?)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留连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创作慢词独多,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划,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多吸收生活中的语言。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乐章集》。

  【注释】:

  四天垂:天幕低笼着四面八方。前期:前约、预约。狎兴生疏:冶游之兴已不浓厚。萧索:分散。

  【赏析】:

  这首小令可能是柳永晚年这之作。叶嘉莹认为这首词表达了柳永“秋士易感”的失志之悲。

  《少年游》古诗鉴赏

  少年游

  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欧阳修词作鉴赏

  此词借咏春草而赋别,抒写离别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离别相思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泳的意境取胜。

  词从凭栏写入。春字点出季节,独字说明孤身一人。当春独立,人之了无意绪可知。栏干十二,着一凭字,表示凭遍了十二栏干。李清照词: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点绛唇》)

  辛弃疾词: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倚遍、拍遍,都是一种动作性的描绘。这里说栏干十二,一一凭遍,说明词中人物凭眺之久长、心情之焦切。这一句不只点出了时、地、人,还写了人物的处境、动作和情态。

  晴碧远连云承上句凭栏所见,以晴碧着色,正面咏草。江淹《别赋》云:春草碧色。晴则色明。远连云,是说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接。杜牧《江上偶见绝句》:草色连云人去住。可见此景确实关乎别情。

  写景如画,亦有点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之。晴碧句是点,千里两句为染。千里万里承远连云,从广阔的空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二月三月应首句一个春字,从草长的时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滋生之盛。行色苦愁人句将人、景绾合,结出不胜离别之苦的词旨,并开启了下片的抒情。行色总括晴碧三句,即指芳草连天之景这一远行的象征。这种景象伤离的愁人眼中看出,倍赠苦痛,因为引起了对远人的思念。

  下片先用典来咏物抒情。谢家池上,指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时序更迭、阳春初临而发,故曰吟魄。江淹浦畔,指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其中直接写到春草的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因为赋中又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所以欧词中出现江淹浦与离魂字面。接着那堪一句用景色的变换,将此种不堪离愁之苦的感情再翻进一层。疏雨滴黄昏,则是黄昏时分的雨中之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结拍更特地忆王孙,更与那堪呼应,由景入情,文意连贯而下。忆王孙本自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至此,确知词之主人公是思妇无疑。她于当春之际,独上翠楼,无论艳阳晴空,还是疏雨黄昏,她总是别情依依,离梦缠绕。

  宋词之由婉约到豪放,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欧公乃是这一过程中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这一点,此词中有集中体现。从艺术上看,此词境界辽远阔大,语言质朴清新,与一般描写离别相思之苦的婉约词已有所区别。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