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动态 >

戏曲教育与其他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有很大差异

导读 传承戏曲意境之美 探索戏曲教学新路——以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为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

传承戏曲意境之美 探索戏曲教学新路

——以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为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历史的洗礼仍然充满魅力,是展现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生动载体。传承和弘扬戏曲艺术的根基就在学生、在校园,尤其是戏曲专业的高校学生。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于山西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戏曲教学模式创新、加强戏曲教学队伍建设,形成了科研、教学、文物展馆和大型学术辑刊四位一体的学科机制,为培养戏曲专业人才、传承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戏曲教育与其他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有很大差异。在教育目标方面,当前,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依旧是以应试为主,而戏曲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学方式方面,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模式依旧单一,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和训练,即使是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多数教师仅仅将纸张的讲义转化为PPT,以便于学生观看和抄记后更好地应试,学生主要的学习工具还是依赖于纸质教材、课外阅读书目以及课后教师所布置作业。而戏曲教学更侧重于学生自身在上课过程中对于授课内容的理解、参与、反省以及课后的舞台实践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在探索戏曲教学工作新路上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尝试,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多样化教学形式为主,在戏曲课堂中建立了“双主体”互动关系。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除了将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以及管理体制作为重点改革对象以外,还着重对课程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将戏曲课堂教学的过程由过去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和训练,转向注重学生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素质、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观影、表演、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发展个性化的教学。同时,还结合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影视等其他各类美育艺术课程进行戏曲教学,丰富戏曲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人文内涵。

二是注重戏曲专业教材的编订工作,让学生能直观了解戏曲的发展史,品味民族艺术折射出来的文化精髓。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和日常教学实际,创新性地编订了一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情感体验、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的戏曲教育教学教材与读本,使戏曲艺术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鲜活充实,使学生在戏曲学习中获得永久的动力,进而发展艺术能力。同时,学院还不断加强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切磋交流,多次组织学生表演艺术团前往全国各地高校进行交流演出,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和舞台实践能力。学院还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契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学校戏曲教学方式,加强戏曲教学网络资源和平台建设,扩大优质戏曲教学资源的覆盖面。

三是加强戏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戏曲教育基础。戏曲教学质量好不好关键在于专业师资队伍的质量。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狠抓教师队伍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坚持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理念,持续优化师资结构,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学院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及教学需要,不断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教师培训与发展体系,通过素养提升、机制激励、梯队储备等措施,不断充实高质量的戏曲教学教师队伍。同时,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考评奖励机制,深化学院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切实做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让真正的师资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