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90后博士生李训猛直播 花式潜水
“我国近海潮下带的生态环境基本资料掌握甚少,在国际上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而我们这一代的海洋学子,正是用这种‘丈量’的方式探索海洋,把这块空白填上。”今年6月8日全国海洋日,上海海洋大学90后博士生李训猛,在学校直播间的“花式潜水”一“潜”成名。但他“潜水”并不是为了“海底观光”,而是为了完成海藻场“摸家底”的调查任务。
李训猛是上海海洋大学近海栖息地研究团队中的一员,除了潜水证以外,他还有驾驶证,会使用无人机。这些看起来很“酷”的本领其实都是研究团队成员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跟别的专业不一样,这个研究团队的育人要求有些奇特:除了研究能力要强、行动能力要快,每个人还至少需要拥有一项“生存本领”:会潜水、会开车、会拍照等。
“大型海藻很多都是一年生,茂盛的时候也就是三月至六月,前期海水很冷,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去海边也没有交通工具,带上气瓶、潜水装备,所以大多数得自驾。下水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不下去,就拿不到最真实的数据。”李训猛解释说。
近20年来,团队铆足了力量,开展从南向北的全国沿海重点海藻场资源调查。据团队领衔人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藻场建设与生态修复岗位科学家章守宇介绍,海藻场生态学研究是一项非常“接地气”的科学调查,学校力求在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引领学生培养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服困难的本领,在实践中育人,带领学生点亮蓝色梦想。
“我们经常在海边,要经受烈日、暴雨、晕船等种种考验,才能完成调查任务。”李训猛说,“恶劣的海况是家常便饭,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水文、水质、底泥以及生物等各项指标调查,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样品,这种成就感让你觉得所有的苦都值得。”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教师王凯是团队的带队老师。海洋日这天,他正在枸杞岛百年渔场的码头上。夕阳渐渐隐去,浪花扑打在海岸,而他手脚并用地趴在尖锐的礁石上。只见他用手在海里捣鼓了几阵,一串裙带菜就捞了出来。他的脸上泛起了笑容:“只有在这种绝壁上才能采到品相如此好的海藻。”
王凯常年在海边调查,他的脸庞显得黝黑,与他的微信名字“渔夫”非常贴切。“大海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一见面,他就动情地说,“嵊泗列岛海域的海藻,我和学生都不知道来了多少次了。”受到这种情怀的感染,学生们跟着他跑遍了全国沿海的海藻场。
王凯介绍说,海藻生长在潮间带及亚潮间带,它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是名副其实的近海“种质库”。我国由于当时的环境和调查手段有限,对具有高生产力、生态功能突出的潮下带海藻及海藻场都没有能够开展全面的调查。沿海潮下带海藻场的地理分布、水深范围、底质类型、支撑物种、丰度、规模、季节变化以及群落生态等基本资料掌握甚少,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为了填补这片空白,研究团队努力了近20年,师生们的足迹遍布了10个省市60余个重点区域海藻场。北方的獐子岛,南方的大东海,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在每个区域的海藻场进行空中摄像、水下摄影、水下定量和定性采样、海藻生物量声学调查等全方位的数据采集,收集了大量照片、视频、海藻标本以及种类组成和生物量数据。
“团队还同步对各区域周边的情况以走访相关部门、咨询藻类专家、访谈地方民众以及查找当地文献资料等形式开展了多方面的背景信息收集。以团队收集的数据为主,结合各地资料记载,绘制了全国沿岸海藻大类分布图。这些原始数据,填补了多数地区潮下带海藻场生态学调查的空白。”章守宇说。
团队聚焦调查任务的重点,对海藻株高、藻场覆盖度、底栖海藻生物量占比等关键信息进行现场测量和分类汇总,逐步勾勒出了各典型区域的海藻场生态格局。通过这些基础数据,仅枸杞岛海藻场修复项目建成超过5000平方米,辐射区建设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修复示范区大型底栖海藻覆盖率提高32.4%,面积超过1.5公顷,并初步了厘清了包含典型生物资源对岛礁栖息地的利用模式、栖息地环境支撑、饵料供给等关键机制及生态过程,为开展海藻场栖息地生境修复技工技术支撑,为岛礁生物资源养护功能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立足东海区海洋牧场建设,对接国家海洋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服务地方需求,在科研育人、实践育人中培养学生的蓝色梦想,是我们教师应尽的义务。”章守宇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任朝霞)
作者:任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