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大学生活 >

望海潮宋柳永翻译 望海潮柳永翻译及赏析

导读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望海潮宋柳永翻译,望海潮柳永翻译及赏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望海潮 ...

大家好,我是东南,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望海潮宋柳永翻译,望海潮柳永翻译及赏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望海潮 柳永翻译及赏析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柳永翻译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 柳永赏析

  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但又另有新意。如果说前两句是从横的方面来写,写杭州的现状的话,那第三句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交代出它“自古繁华”的历史。三句词,从纵、横两个方面勾画出杭州的粗略面貌,以横为主,以纵为宾,实写杭州的现状,对其历史,则是虚写,一笔带过,作为陪衬。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十万”,乃约略之词,只言人口之多,并不是确切的人口统计。杭州在当时就有“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宋仁宗)的美誉。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一句做铺展的描写。这里只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钱塘江岸,绿树如云,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景象

  “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犹如鏖战的貔虎,不就是“震撼激射”的景象吗?“卷霜雪”,写“怒涛”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玉城雪岭”的景象。“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就“繁华”二字进一步铺展,写杭州的繁华。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平景象。

  【赏析】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此词描绘了北宋时期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开头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揭示出所咏主题。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杭州在当时就有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宋仁宗诗)的美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一个竞字,写出了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的情景,在诗人的笔下,杭州真是民殷财阜,繁华得不得了。

  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任何天气,都是美的,因而游人不绝。《武林旧事》曰:西湖天下景,朝昏晴,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

  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杭州的桂花自来有名,据说是月中的桂树种所生。《南部新书》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十五日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这种传说,给杭州桂花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宋之问《灵隐寺》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词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杭州山中的桂子是让人向往的。

  十里荷花,照应重湖二字,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芰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苏轼说那里无主荷花到处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着眼。桂为秋季开花,莲为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弄晴二字,写出了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泛夜二字,写出了采菱女的歌声,在宁静的夜晚,在水面上轻轻飘荡的情景。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