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教育网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书法是艺术教育而不是写字教育

陈振濂学术著作集第二辑:《书法教育学》、《书法学综论》、《日本书法史》三部著作的新版首发、讲座及签售活动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举行。

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为慕名而来的观众呈现了三部著作以及一场关于“书法教育”的精彩讲座。

《书法学综论》起始于陈振濂在20世纪80年代,于《光明日报》开辟的“历代书法欣赏”专栏。以文史札记的形式,每周一文地重点提示每一古代名碑法帖的艺术审美和文史背景的价值。其后一发不可收,陈振濂的书法随笔从社会类报纸到书法类专业报纸,进行全覆盖式的刊发,成为风靡一时的“陈振濂旋风”的依托,构成书法界的一大景观。

这部分专栏文章后经汇总补遗,详其科目,共得12章226篇,内容涵盖书法艺术概论、书法通史、书体分类、书法作品与作家论、书法美学、书法体式与材料等,共计23万言。沙孟海先生认为此书“把最深奥的理论用最浅近的话说出来让大家接受”,正是推广书法学问的正道,并为之题字。

《书法教育学》则是陈振濂第一次在浙江美院当书法大学生班班主任时,研究“大学书法专业教学法”的成果。在当时的教育体系框架中,书法作为艺术,连“户口”(学科目录)也没有,何谈高等教学研究?于是,陈振濂撰写了该书,“让一些初步的成果得以用理性的方式沉淀下来、凝固起来”,并重新确认了“书法是艺术教育而不是写字教育”。

《日本书法史》是陈振濂在1981年完成的译著,他希望寻找一个异域文化的参照,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清自己的长短优劣。

在讲座中,陈振濂着重强调了“书法”与“写字”之间的差异。书法历来依托于汉字,人们也常常将毛笔字等同于书法。在陈振濂看来,“这完全是两回事,书法是一个艺术学习,而毛笔字是一个文化学习。写毛笔字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字体端正、美观,像以前师范学校的老师要求练习三笔字,而书法作为艺术,所要达到的目标恰恰不是这样子,它是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

这一认识来源于陈振濂的切身体会。在20世纪70年代,陈振濂开始意识到:一个人字写得再好,如果没有艺术的感觉,而只是把写毛笔字当作一个文化技能,那么他对书法的艺术和感觉是完全没有积累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他是没有潜能的,因为他是零起点。”后来的很多年里,陈振濂致力于研究书法作为一种艺术的教学方式,以上的著作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在谈到这些著作的再版时,陈振濂说:“旧书新刊,就是把那个时间段中国的书法成就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的过去。对于而今的书法专业,这些知识还是有用的,但会比想象更深。书中还存在着历史的烙印,保留其原样,或许比现在重新改造成今天的思维更有意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